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2510.16809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软件工程

arXiv:2510.16809 (cs)
[提交于 2025年10月19日 ]

标题: 当多示例提示失败时:对LLM代码翻译的实证研究

标题: When Many-Shot Prompting Fails: An Empirical Study of LLM Code Translation

Authors:Amirkia Rafiei Oskooei, Kaan Baturalp Cosdan, Husamettin Isiktas, Mehmet S. Aktas
摘要: 大型语言模型(LLMs)具有广阔的上下文窗口,为在上下文中学习(ICL)提供了新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提供许多示例(“多射击”提示)通常被认为可以提高性能。 我们针对代码翻译这一复杂任务检验了这一假设。 通过一项涉及超过90,000次翻译的大规模实证研究,我们系统地评估了从零射击到最多625个示例的多射击配置中上下文示例扩展的影响,提示跨度从大约100,000到800,000个标记。 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个“多射击悖论”:虽然静态相似性指标可能随着示例数量的增加而略有改善,但功能正确性在少量射击提示(5-25个示例)时达到峰值。 提供大量示例往往会降低这一关键的功能性能。 本研究表明,对于代码翻译,少量精心选择的示例的质量胜过数量,这挑战了“更多更好”在ICL中的普遍有效性,并强调了最佳提示策略的任务依赖性。 我们的结果对在软件工程中有效利用LLMs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with vast context windows offer new avenues for in-context learning (ICL), where providing many examples ("many-shot" prompting) is often assumed to enhance performance. We investigate this assumption for the complex task of code translation. Through a large-scale empirical study of over 90,000 translations, w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caling in-context examples from zero-shot to many-shot configurations of up to 625 examples, with prompts spanning from approximately 100,000 to 800,000 tokens. Our findings reveal a "many-shot paradox": while static similarity metrics may modestly improve with more examples, functional correctness consistently peaks with few-shot prompting (5-25 examples). Providing substantially more examples often degrades this crucial functional performance.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at for code translation, the quality of a few well-chosen examples outweighs sheer quantity, challenging the universal efficacy of "more is better" for ICL and underscoring the task-dependent nature of optimal prompting strategies. Our results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ly leveraging LLM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主题: 软件工程 (cs.SE) ; 人工智能 (cs.AI); 计算与语言 (cs.CL); 编程语言 (cs.PL)
MSC 类: 68T50, 68N30, 68W40
ACM 类: I.2.7; D.2.7; I.2.6
引用方式: arXiv:2510.16809 [cs.SE]
  (或者 arXiv:2510.16809v1 [cs.SE]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10.16809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Amirkia Rafiei Oskooei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日, 2025 年 10 月 19 日 12:29:13 UTC (11,725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cs.SE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10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AI
cs.CL
cs.PL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