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2510.20657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密码学与安全

arXiv:2510.20657 (cs)
[提交于 2025年10月23日 ]

标题: 风险心理学与网络攻击策略

标题: Risk Psychology & Cyber-Attack Tactics

Authors:Rubens Kim, Stephan Carney, Yvonne Fonken, Soham Hans, Sofia Hirschmann, Stacy Marsella, Peggy Wu, Nikolos Gurney
摘要: 我们考察了测量的认知过程是否可以预测网络攻击行为。 我们分析了包括心理量表反应和标记的攻击行为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对模拟企业网络进行红队操作的网络安全专业人员。 我们采用了多级混合效应泊松回归,将技术计数嵌套在参与者内部,以测试认知过程是否可以预测特定技术的使用。 这些量表显著预测了技术的使用,但效果因技术而异,而不是统一的。 专业知识水平或实验处理条件均未显著预测技术模式,表明认知过程可能是技术选择的更强驱动因素,而非培训或经验。 这些发现表明个体认知差异塑造了网络攻击行为,并支持基于心理学的防御策略的发展。
摘要: We examine whether measured cognitive processes predict cyber-attack behavior. We analyzed data that included psychometric scale responses and labeled attack behaviors from cybersecurity professionals who conducted red-team operations against a simulated enterprise network. We employed multilevel mixed-effects Poisson regression with technique counts nested within participants to test whether cognitive processes predicted technique-specific usage. The scale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technique use, but effects varied by technique rather than operating uniformly. Neither expertise level nor experimental treatment condition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technique patterns, indicating that cognitive processes may be stronger drivers of technique selection than training or experience.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individual cognitive differences shape cyber-attack behavior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informed defense strategies.
评论: 已提交并将在AHFE夏威夷2025会议上展示。2张表格,2张图表
主题: 密码学与安全 (cs.CR) ; 人机交互 (cs.HC)
引用方式: arXiv:2510.20657 [cs.CR]
  (或者 arXiv:2510.20657v1 [cs.CR]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10.20657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待注册)

提交历史

来自: Nikolos Gurney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四, 2025 年 10 月 23 日 15:31:47 UTC (620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cs.CR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10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HC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