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q-fin > arXiv:2511.00665

帮助 | 高级搜索

定量金融 > 计算金融

arXiv:2511.00665 (q-fin)
[提交于 2025年11月1日 ]

标题: 技术分析与机器学习的结合:比特币证据

标题: Technical Analysis Meets Machine Learning: Bitcoin Evidence

Authors:José Ángel Islas Anguiano, Andrés García-Medina
摘要: 在本篇笔记中,我们使用两种机器学习模型——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和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以及两种基于技术分析的策略: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交叉策略和移动平均收敛/发散与平均方向指数(MACD+ADX)的组合策略,比较比特币交易表现。目标是评估如何利用交易信号在比特币市场中最大化利润。这种比较是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2024-01-10批准首批现货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所激发的。我们的结果表明,LSTM模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了约65.23%的累计回报,显著优于LightGBM、EMA和MACD+ADX策略以及基准的买入并持有策略。这项研究突显了机器学习和技术分析在快速发展的加密货币领域更深层次整合的潜力。
摘要: In this note, we compare Bitcoin trading performance using two machine learning models-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LightGBM) and 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and two technical analysis-based strategies: 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EMA) crossover and a combination of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Divergence with the Average Directional Index (MACD+ADX). The objective is to evaluate how trading signals can be used to maximize profits in the Bitcoin market. This comparison was motivated by the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 (SEC) approval of the first spot Bitcoin exchange-traded funds (ETFs) on 2024-01-10.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LSTM model achieved a cumulative return of approximately 65.23% in under a year,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ing LightGBM, the EMA and MACD+ADX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 baseline buy-and-hold.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for deeper integr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technical analysis in the rapidly evolving cryptocurrency landscape.
主题: 计算金融 (q-fin.CP)
引用方式: arXiv:2511.00665 [q-fin.CP]
  (或者 arXiv:2511.00665v1 [q-fin.CP]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11.00665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待注册)

提交历史

来自: Andrés García-Medina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六, 2025 年 11 月 1 日 19:13:07 UTC (362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q-fin.CP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11
切换浏览方式为:
q-fin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