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物理 - 现象学
[提交于 2011年6月2日
]
标题: 从 B \to a_0(1450)K^* 衰变中研究标量介子 a_0(1450)
标题: Study of scalar meson a_0(1450) from B \to a_0(1450)K^* Decays
摘要: 在介子$a_0(1450)$的两夸克模型假设中,可以将其视为第一激发态(情景 I)或最低激发态(情景 II),通过采用微扰 QCD 因子化方法研究了衰变$B^-\to a^{0}_0(1450)K^{*-}, a^{-}_0(1450)K^{*0}$和$\bar B^0\to a^{+}_0(1450)K^{*-}, a^{0}_0(1450)\bar K^{*0}$的分支比和直接 CP 破坏不对称性。我们发现以下结果:(a) 对于衰变$B^-\to a^{-}_0(1450)K^{*0}, \bar B^0\to a^{+}_0(1450)K^{*-}, a^{0}_0(1450)\bar K^{*0}$,情景 II 中的分支比比情景 I 大约一个数量级。因此,实验上很容易区分介子$a_0(1450)$的情景 I 和 II。 (b) 对于衰变$B^-\to a^{0}_0(1450)K^{*-}$,由于没有接收到来自$K^*-$辐射因子化图的增强,其penguin算符贡献在场景II中是最小的,这使其分支比降至$10^{-6}$的量级。即使如此,场景II中的分支比仍比场景I中的大约2.5倍。 (c) 尽管我们的预测远大于QCD因子化结果的预测,但由于湮灭图的大理论误差,它们之间仍然一致。 (d) 我们预测衰变$B^-\to a^{-}_0(1450)K^{*0}$的直接CP破坏不对称性很小,仅几个百分比。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