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q-bio > arXiv:1803.00112

帮助 | 高级搜索

定量生物学 > 种群与进化

arXiv:1803.00112 (q-bio)
[提交于 2018年2月28日 (v1) ,最后修订 2019年2月28日 (此版本, v3)]

标题: 基于状态的社会困境中广义互惠的合作动力学

标题: Cooperation dynamics of generalized reciprocity in state-based social dilemmas

Authors:Viktor Stojkoski, Zoran Utkovski, Lasko Basnarkov, Ljupco Kocarev
摘要: 我们引入了一个框架,用于研究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困境,其中个体遵循基于广义互惠的简单状态行为机制,该机制根植于“如果被某人帮助,就帮助任何人”的原则。 在这个适用于多种社会困境的通用框架中,包括公共产品、捐赠和雪堆游戏等,我们研究了在各种复杂网络示例上的合作动态。 通过非线性动力系统的角度来解释所研究的模型,我们表明,通过广义互惠的合作总是作为唯一的吸引子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总体合作水平达到最大,同时防止了参与个体的剥削。 分析阐明了网络结构的作用,这里由一个局部中心性度量捕捉,该度量唯一地量化了网络结构促进合作的倾向,通过规定微观和宏观层面上表现出的合作程度。 我们通过考虑将捐赠过程与公共产品游戏耦合的交互结构,在一个实际例子中展示了分析的适用性。
摘要: We introduce a framework for studying social dilemmas in networked societies where individuals follow a simple state-based behavioral mechanism based on generalized reciprocity, which is rooted in the principle "help anyone if helped by someone". Within this general framework, which applies to a wide range of social dilemmas including, among others, public goods, donation and snowdrift games, we study the cooperation dynamics on a variety of complex network examples. By interpreting the studied model through the lenses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we show that cooperation through generalized reciprocity always emerges as the unique attractor in which the overall level of cooperation is maximized, while simultaneously exploitation of the participating individuals is prevented. The analysis elucidates the role of the network structure, here captured by a local centrality measure which uniquely quantifies the propensity of the network structure to cooperation, by dictating the degree of cooperation displayed both at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level. We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analysis on a practical example by considering an interaction structure that couples a donation process with a public goods game.
评论: 29页,5图
主题: 种群与进化 (q-bio.PE)
引用方式: arXiv:1803.00112 [q-bio.PE]
  (或者 arXiv:1803.00112v3 [q-bio.PE]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1803.00112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期刊参考: Phys. Rev. E 97, 052305 (2018)
相关 DOI: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E.97.052305
链接到相关资源的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Viktor Stojkoski MSc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三, 2018 年 2 月 28 日 22:15:32 UTC (809 KB)
[v2] 星期五, 2018 年 4 月 27 日 09:00:16 UTC (796 KB)
[v3] 星期四, 2019 年 2 月 28 日 12:57:22 UTC (788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q-bio.PE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18-03
切换浏览方式为:
q-bio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