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q-bio > arXiv:1810.00398v1

帮助 | 高级搜索

定量生物学 > 定量方法

arXiv:1810.00398v1 (q-bio)
[提交于 2018年9月30日 ]

标题: 基于向量量化谱聚类的大豆全基因组序列应用

标题: Vector Quantized Spectral Clustering applied to Soybean Whole Genome Sequences

Authors:Aditya A. Shastri, Kapil Ahuja, Milind B. Ratnaparkhe, Aditya Shah, Aishwary Gagrani, Anant Lal
摘要: 我们开发了一种向量量化谱聚类(VQSC)算法,该算法是谱聚类(SC)和向量量化(VQ)采样的结合,用于对大豆基因组进行分组。 这里的灵感是利用SC的准确性以及VQ使算法计算成本低廉(SC的复杂度在输入规模上是三次方)。 尽管SC和VQ的结合并不新鲜,但我们工作的创新之处在于开发了SC中的关键相似性矩阵,以及在VQ中使用k-中值,两者都针对大豆基因组数据进行了调整。 我们将我们的方法与常用的UPGMA(无权重对图方法与算术平均)和NJ(邻接法)技术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在聚类质量(最多提高25%的聚类质量)和时间复杂度(快一个数量级)方面显著优于这两种技术。
摘要: We develop a Vector Quantized Spectral Clustering (VQSC) algorithm that is a combination of Spectral Clustering (SC) and Vector Quantization (VQ) sampling for grouping Soybean genomes. The inspiration here is to use SC for its accuracy and VQ to make the algorithm computationally cheap (the complexity of SC is cubic in-terms of the input size). Although the combination of SC and VQ is not new, the novelty of our work is in developing the crucial similarity matrix in SC as well as use of k-medoids in VQ, both adapted for the Soybean genome data. We compare our approach with commonly used techniques like UPGMA (Un-weighted Pair Graph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 and NJ (Neighbour Join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approach outperforms both these techniques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cluster quality (up to 25% better cluster quality) and time complexity (order of magnitude faster).
评论: 10页,3表,2图
主题: 定量方法 (q-bio.QM) ; 机器学习 (cs.LG); 机器学习 (stat.ML)
MSC 类: 68T01, 68T10, 68W40
引用方式: arXiv:1810.00398 [q-bio.QM]
  (或者 arXiv:1810.00398v1 [q-bio.QM]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1810.00398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Kapil Ahuja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日, 2018 年 9 月 30 日 15:13:33 UTC (2,167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q-bio.QM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18-10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LG
q-bio
stat
stat.ML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